【轉職經驗分享】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板凳搬出來,我的轉職人生故事開講了!
前陣子公司的HR因招募所以跟某個外部學院合作,希望我分享一下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給想轉職的UX/UI,剛好我個人有很多轉職經驗,與HR聊一聊就先花些篇幅介紹一下自己轉職的心路歷程,給想轉職的人參考,我就順便把分享的內容寫下來,也記錄一下自己的職涯轉職歷程。
第一個轉職:影像製作 轉 實體行銷
本身大學是學"視訊傳播系"簡單說就是做電視、拍影片、動畫等,畢業後抱著一股想成為導演的夢想北上來到了台北這魔都,一年內換了幾個工作,有很多故事也很多坎坷,也確實當到了導演助理,但影視圈是很殘酷的,低薪高工時是常態,非常需要熱誠才能堅持,光怪陸奇的事一堆,一年後年收入僅16萬的我(當時月薪最低曾僅18,000元),因本錢快燒光僅能放棄夢想。
後來就從影視圈轉換到遊戲業,剛好公司需要個剪接還要能做影片的,支援記者會、電玩展、實體活動等等的,我還蠻擅長,久了就從活動現場支援PA(影音控台),到協助順Rundown(流程),公司的行銷主管覺得我很適合做活動,問要不要內轉行銷活動組,當下覺得蠻有意思的,而且現實考量下,行銷比較有發展,就開啟了我的行銷人生。
這一段的故事我覺得轉職有幾個重點
- 同職能換產業
- 要有一技之長,可應用在各種產業上,這樣跨產業是很有機會的。
- 例如拍攝影片或者剪輯能力,若各企業都有需要這樣的腳色來做公司宣傳影片或者是內部活動影片,那換產業甚至於可以獲得該產業的平均薪資,還比原有產業高,我這麼說好了,我同學去到了竹科的科技業,因公司很大且需要網站設計跟內部活動的影片剪輯人員,故他的薪水是我的2倍,因為竹科的年終可是6個月起跳,我還只有1個月。
- 同公司換職能
- 因為有產業的Know-how(領域知識),所以知道公司或者部門的運作方式,這樣同部門或公司內轉的優勢是不用重新適應公司文化與流程,你也熟悉大家工作的內容與模式,換了職能後僅剩下重新累積工作經驗與知識跟技能,只要自己認真學習,很快就可以上手。
- 例如我已經很熟記者會或者展覽的運作流程,我也跨出主控台協助活動人員順流程,某種程度我已經在做跨職能的工作,這樣轉成做行銷活動時也能很快上手。
- 把握機運跟努力自學
- 如果有好的機會,評估其機會後續帶來的長期價值很高,那千萬別放棄,就勇敢的往前進,並且因為是長期的挑戰,所以你必須要有自學的覺悟,任何一個公司都不是學校,99%都需要急戰力,如果遇到一個主管願意讓你從小白開始,千萬要感恩,且千萬別辜負這次機會,試著努力挑戰看看,或許會看到不一樣的人生視角,就算失敗了,再回老本行也可以。
第二個轉職:實體行銷 轉 數位行銷
我從遊戲業畢業後轉跳旅遊業,因為旅遊業也很常辦活動,尤其又接政府案子,這時候同時負責了活動也開始規劃網路活動,如票選跟網頁規劃等等,開始有了數位底子,然後剛好朋友介紹了一間中型的電信業(非三大電信),有個行銷缺我就去面試了,能上的原因是有豐富的實體活動加上一點網路活動,但進去後發現因為小公司,行銷除了負責活動跟網站外,還要負責品牌行銷、社群經營(當時很流行FB)、廣告投放等,所以也開始了品牌行銷之路,那段時間還去報名品牌行銷的課程充實自己,也開始接洽了廣告商做品牌廣告曝光,不管是實體戶外廣告或者平台廣告Banner都有負責,這時候對於品牌、實體、數位行銷的整合經驗又更加的完善。
也因為這樣的經驗,去面試電商業的行銷缺時,也把自己思考該電商可以怎麼做行銷的部分弄了一份簡報去面試,也因為思考的較為周全,就面試上了,也開啟了豐沛的電商行銷經驗,因為電商的行銷非常激烈且先進,都跟著最新的行銷工具與模式走,所以我在電商的歷練下學到了很多的行銷手法,當時對於會員行銷、數據分析、GA、SEO等等行銷技巧都不熟,但因為工作需求被迫要去學習,也因為沒人願意接,有時候我就跳出來接,並開始長期的自學跟外部上課,摸透了這些手法與方式,融會貫通後也開始內部分享或者傳道,久了就有行銷里長伯之稱,也開啟了這個部落格。
這一段故事的重點
- 同職能的學習領域擴張
- 雖然是行銷,但行銷的工作跟類型非常的廣,從品牌、實體活動、網站活動、廣告、數據分析、SEO、會員行銷等等,每一個都可以深入研究到變成一個專業,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把這些玩的深,我認識的大部分行銷人都只有幾個領域深,其他就比較一般般,但也不是每個公司都很重視這些行銷領域的專業,所以還是依照公司跟工作的需求去跨張領域,只要你願意學且有實戰經驗,對職涯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有實績履歷也可以寫得很漂亮。
- 自學的覺悟跟努力
- 學校教的在進入職場通常沒有多大幫助,頂多就是知識普及,一切還是要從新手開始,但就像補習一樣,外面有很多教科書跟補習班,可以快速帶你入門,現在Youtube還有教學影片,這些都可以讓你自學,但你必須持之以恆,甚至於可以融會貫通到教別人,這樣才算學會,但這些都要一開始就有覺悟,不要半吊子心態很容易就放棄了。
第三個轉職:數位行銷 轉 產品經理
探索第三方工具的Know-how
我在電商業如剛剛所說,開始擅長會員行銷、數據分析、GA、SEO等等行銷技巧,也常常摸一些行銷工具,如GA後台分析等等,哪時候為了研究GA,就去學GTM(Google Tag Manager),因為這工具可以跟GA很多功能做測試與嚐試新功能,GTM也需要了解html跟一些基礎程式資料的概念,那時候起開始對於數據資料與架構有了基礎的熟悉,也為後來的行為數據收集邏輯有了更深的認知架構。
也因為這樣,後來公司買了一套similarweb但沒人會用,老闆就叫行銷部的來研究每月報告競品狀況,因為熟GA,所以我就跳出來接了這球,開始了每月競品數據分析的報告,而且也跟similarweb亞洲的窗口熟起來,她人在以色列跟我concall,是個大陸人,最後因為問太細了,窗口還問說要不要考個similarweb的證照,我就花時間更認真研究每個功能,也順利考到了證照,可參考這篇文章 (SimilarWeb Pro 教學 |業界都在用監測工具之操作大全懶人包,價格超划算費用報你知~),這也是一個技能熟到可以教人且可以寫教學文章的案例。
開始我的SEO專案
接下來遇到SEO的題目,當時SEO突然又開始流行起來,因為SEO有一半需要網站工程介入,老闆指示了行銷跟開發團隊各派員出來組SEO小組,因為SEO老實說又是另一門很深的技能,行銷也沒人有意願,這樣的情況下主管指派給我,我就想說來挑戰看看,接著就開啟了兩年的自學跟研究與測試,還去報名SEO界很有名的連啓佑的課程,最後我跟RD在兩年內一起完成了90%以上的SEO功能,如網站優化、標題描述等SEO搜尋內容自動生成機制、圖片ALT、Sitemap、內容文章養成計畫等等。
後來有很多很好的SEO成效,也把好十幾篇主打文章都衝到搜尋結果前10名,當時很有成就感,也開始了內部與外部的教學,這邊秀一下當時操作SEO的Search console的數據,可看到開始操作SEO文章後流量持續成長。
不過後面覺得SEO變化太大,加上公司求轉換,SEO並不是保證轉換而是帶流量的情況下,很多時候被誤會轉換差就是做得不好,講了也沒人要聽,心灰意冷下就不再深入SEO世界了。
轉PM的契機
最後是改變我人生比較大的契機,剛好外包公司跟公司與提案,洽談自建CDP系統 (Customer Data Platform 顧客數據平台),而有RD合作經驗且對於GA很熟的我(GA某種程度就是CDP的一種工具),就被主管交辦了這個專案的執行,當下覺得工作已經夠多了還要接這專案,對於產品開發也不擅長,其實不太願意,後來想了想就接受了這挑戰,但當時的PM都不熟CDP或者GA這樣的使用者數據跟收集與應用的產品跟工具,溝通到後來,變成我直接去跟RD與外包窗口提需求與溝通以及抓專案時程還有討論情境,因為最了解全貌的是我,然後久了PM就去忙別的專案,我就變成行銷處的PM,也開始進入PM的世界。
除了要公司網站跟APP的RD配合開發外,基本上都是我跟外包公司合作,我們當時也蓋了一個很棒的CDP平台,甚至於完成了GA沒有的功能,這邊列幾個當時開發的情況,因為前公司與外包的合約已經結束,這平台也黯然下台,所以應該可以公開了。
我的第一個大型開發產品:CDP
當時為了說明產品還做了數據收集的簡報
還可以指定廣告來源即時監控,數據每半小時更新一次,給廣告同仁判斷是否加碼或中斷。
還可以針對會員等級去看會員進站後的所有行為數據與來源。
最後因為要擴及全公司使用,還列了一張各單位的使用情境與教學去推廣給各單位使用。
還可以針對會員等級去看會員進站後的所有行為數據與來源。
最後因為要擴及全公司使用,還列了一張各單位的使用情境與教學去推廣給各單位使用。
好,為何這CDP產品著墨這麼多,也是讓大家知道做行銷也可以跳出去做產品規劃,甚至於開發出產品以及推廣使用,這時候的我手上還有其他專案,變成一半做PM一半做行銷的工作日常,跨領域跨職能也是可以並行的,也因為這樣有這大產品,我才能順利轉去SaaS的公司當產品經理,因為產品長一問我的開發流程,我也秀出產品畫面的當下,就知道我是有料的,也順利轉職為全職的產品經理了。
這一段的重點是
- 將工作技能練到專業
- 如果你的工作有很多延伸領域,試著讓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一個一個慢慢地變成專業,甚至到可以分享或教學、寫成文章的程度,這樣就會有無可取代的位置,雖然會伴隨只有找你處理的工作量增加風險,但你對你的工作能力會更有自信與驕傲,這樣你可以隨時轉職時更有底氣。
- 不要被侷限了,勇於跨出去
- 如果你需要做跨職能的工作,就跨吧! 不跨怎麼知道能不能做,有機會不管願不願意,能夠幫公司皆燙手山竽,那你的價值就提升了,轉換一下念頭,做不好就回本行,做的好說不定就開啟了你職涯的另一扇窗,千萬不要馬上就拒絕了,好好思考接下後的未來發展,說不定屎缺卻是你人生另一個貴人。
故事講完了,收攏一下我對於面對轉職或是工作的幾個重點如下
- 同職能換產業
- 同公司換職能
- 把握機運跟努力自學
- 同職能的學習領域擴張
- 自學的覺悟跟努力
- 將工作技能練到專業
- 不要被侷限了,勇於跨出去
最後,因為我的工作職涯比較長才會很多的轉職機會,而我的同期其實也有轉職或者一直做同樣的工作,只要生活安穩,工作開心都是好的,然後送給面對轉職或者職業倦怠的人一句話
留言
張貼留言